欢迎访问铜陵市园林行业协会【官网】

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山水铜都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关于加强园林绿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来源:铜陵市园林行业协会【官网】   发表时间:2019-03-30

                              
绿
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关于加强园林绿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
京绿应发〔20103


         各区(县)园林绿化局、安全生产监督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管理局,局属林场、苗圃: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最后一年,也是集中精力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推进三个北京建设的重要之年。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将扎实推进生态园林、科技园林、人文园林建设,构建高标准生态、高效益产业、高水平安全、高品位文化和高效率服务五大发展体系,努力形成与世界城市和三个北京建设相适应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乡一体统筹推进、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管理服务优质高效的发展格局,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融入首都工作大局,服务和保障三个园林建设顺利推进,坚定安全发展理念,摆正建设发展和安全生产的关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格落实安全标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落实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求,市园林绿化局依据《北京市公园风景名胜区安全管理规范》(试行),指导、监督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完善和规范行业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市园林绿化局、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按季度开展联合检查。

二、结合行业特点,切实抓住抓好园林绿化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

各区县、各单位要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切实做好园林绿化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各单位要增强防患意识,防微杜渐。加强对林区附近加油站、林区内锅炉等重点区域、单位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要及时整改,彻底将安全事故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严防事故发生。三是加强林区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加大对各类交通运输车辆的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超速行驶、疲劳驾驶、超载超限、违法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四是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监管,对森林旅游、探险等大型游乐设施定期进行安全大检查,建立和落实安全责任制,严防火灾和拥挤踩踏等群伤群死事故的发生。五是加强在建项目的安全监管,防止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针对季节特点,加大对重点时期和重点地区的安全监督检查力度

做好春节两会五一安全生产月十一等重点时期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要早谋划、早部署、早开展、不间断。市园林绿化局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将联合对区县重点时期和重点地区安全生产情况的部署和监督检查情况进行抽查;加强对园林绿化施工队伍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对绿化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加强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大型娱乐设施、游船、缆车、索道等特种设备的管理及林场(区)防火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技术培训及考核制度,落实重点部位的值班制度,坚决杜绝特种作业人员的违章作业和设备不安全状态等情况的发生。

四、加强培训演练,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各区、县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年初要制定安全生产培训与演练计划,要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北京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以事故案例为教育警示素材,经常警醒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或演练观摩,特别是要督促和指导公园、风景名胜区开展安全应急演练。重点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要组织全员开展检验性演练。通过演练,验证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的可操性、实效性,以完善和提高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能力。

五、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区县、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和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和法人负责制,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园林绿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组织力量深入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进行督促检查,促进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深入开展。园林绿化系统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加强安全管理,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严密防范事故发生。要严格实行安全生产问责制,强化责任追究,对因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尤其是玩忽职守而造成事故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六、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各区县、各单位要加强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提高预案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研判、处置工作,健全快速响应和协调联动机制。要加强应急准备工作,要全面落实应急机构、救援队伍、装备、物资等应急资源。要加强应急演练,确保遇到险情和突发事故,能及时科学果断处置,减少损失,避免事故扩大。要认真做好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预警、预防工作。落实防范措施,做到超前防范、有效应对,严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